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援藏干部在闽出版两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海拔4800米的高原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6:0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文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供图

藏北羌塘高原腹地的尼玛县,平均海拔 4800 米,年平均气温仅- 4℃,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在这里,孙鹏既是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又是一位阅读推广人,发起了“天上的图书馆”公益项目,将40余万册图书送至西藏娃娃手中。

今年恰逢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孙鹏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部关于西藏的儿童文学作品——《云朵上的旷野》和《羌塘没有树》,记录个人援藏经历的同时,也为全国少年儿童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西藏的窗。

援藏干部变身阅读推广人 40万册书筑起“天上的图书馆”

2022年,孙鹏告别熟悉的北京,来到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援藏。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孙鹏走遍全县14个乡镇,带领当地干部“走出去”取经,把旅游博主“请进来”宣传,打破传统的“门票经济”,探索出一条新型文旅发展路径,2024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历史性突破亿元大关。

然而,在工作之余,孙鹏发现尼玛县的孩子们课外阅读资源极为匮乏。这份触动,让他化身阅读推广人,一头扎进了“天上的图书馆”公益项目。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等二十余家出版社和公益机构的支持下,40余万册满载知识与希望的图书,跨越千山万水,陆续送达尼玛县13所中小学的孩子手中,彻底改变了尼玛县学校藏书匮乏的局面。

同时,众多专家、阅读推广人及美育工作者也受邀前往尼玛县,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和阅读活动,显著改善了当地校园的阅读环境。2024年,这一充满爱与希望的项目荣获“中国阅读推广年度案例”。

“如果要说援藏三年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一定是‘天上的图书馆’项目。” 看着高原上的放羊娃变成爱读书的小读者,当地老师成了推广阅读的 “点灯人”,孙鹏感到十分满足。

《云朵上的旷野》有许多当地师生创作的插画

出版两部儿童文学作品 打开一扇了解西藏的窗

在“天上的图书馆”公益项目悄然成长的日子里,孙鹏结识了许多格桑花般独特而坚韧的藏北孩子和老师。他们的才华与故事,宛如一束束微光,点亮了他内心的创作灵感。于是,在海拔四千八百米的寂静深处,无数个繁星低垂的夜晚,孙鹏创作出《云朵上的旷野》与《羌塘没有树》两部作品,并于今年4月和6月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相继出版。

《云朵上的旷野》

《云朵上的旷野》如同一本非虚构的高原手记,孙鹏以援藏干部的亲身经历为底色,用“真文字、真故事、真照片”还原了西藏高原的壮美与温情。书中特别收录了当地师生创作的插画,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家乡的神山圣湖、牧场生灵,支教老师们则把近几年的高原生活的满腔热情揉进画里。翻开书页,羌塘草原的壮美画卷在眼前展开,许多读者第一次看见藏族儿童的美术天赋,也感受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勇气、适应与生命韧性。

《羌塘没有树》

而在《羌塘没有树》这部长篇小说中,女大学生迎迎毕业后前往尼玛县支教。面对“生命禁区”的严酷环境,她将自己化作“一棵树”,深深扎根于高原,守护梦想火种。这个角色并非凭空虚构,其主要原型正是《云朵上的旷野》中提及的崔卓老师——那位在尼玛县支教多年,将自己青春、才华与爱都献给了这片土地的老师。书中还描绘了许多类似的身影:援藏干部、医生、教师等,他们与孙鹏一样,怀揣共同的经历、情感和追求,为西藏默默奉献着各自的力量。

目前,《羌塘没有树》已成功入选福建省“暑假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市场反响热烈,出版社已经加印;《云朵上的旷野》同样备受青睐,加印在即。面对这样的市场反应,孙鹏感到由衷的高兴,“我希望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关注到这里的孩子和老师。”因为,或许多一次被看见,就会多一些资源与机会,让他们的未来能拥有更多可能性。

孙鹏告诉记者,他的角色就像一扇‘格空’(藏式建筑的窗户),让阳光透过他照射进来,照亮藏北的孩子们,“那么谁是阳光呢?大家就是阳光。”

编辑:肖辛怡

审核:林洪涛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
援藏干部在闽出版两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海拔4800米的高原故事
2025-08-23 06:06:00
第七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十佳作品发布
2025-08-18 09:33:00
新密市文化假期活动多姿多彩
2025-07-22 18:17:00
西藏首家汽车产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2025-07-08 11:46:00
扎西德勒”第五届西藏网络影像节短视频单元优秀作品:《西藏几何》
2025-07-01 1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