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36:00
大阪·关西世博会13日开幕。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同一天举行了开馆仪式。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吸引众多目光。
浓郁中华文化气息
首先,中国馆的建筑外观是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巧妙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文化符号,具有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文化气息。馆内延续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引领观众从历史走向未来。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可以在此解锁中国故事,开启一场难忘的中国各地之旅。
4月13日,在日本大阪,参观者在中国馆的纪念品商店内选购。图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馆共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个展区,旨在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等展项是中国馆的亮点。
当天的仪式上举行了传统舞狮和舞剧《朱鹮》表演。值得一提的是,舞剧《朱鹮》(片段)由上海歌舞团出品,以“吉祥之鸟”为意象,讲述朱鹮因工业化而濒临灭绝,又因人类醒悟而重启种群的故事,十分动人。
科技感十足
除了传统文化氛围浓郁,中国馆还充满科技感。
近距离对比展示由中国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以及“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吸引游客目光。
4月13日,在日本大阪,人形机器人在中国馆外向嘉宾招手致意。图源:新华社
据悉,科大讯飞展示了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了支持中、日、英三语实时交互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展项“AI孙悟空”。精通三国语言的“数字大圣”,融合了多语种、高噪场景语音识别、多情感超拟人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技术能力,为全球游客提供幽默问答和智慧导览。
而中国馆的“导览大使”是一位会说多国语言的机器人!身高163厘米,体重43公斤,全身20个自由度,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导览大使”在中国馆与观众亲密互动,提供智能化的导览接待服务和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交流与友谊的平台
日前召开的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达成10项重要共识,其中包括将大阪世博会打造为两国人民交流与友谊的平台。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开馆仪式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日方举办大阪世博会,高度重视大阪世博会中国参展工作。希望通过中国馆的精彩展示和丰富活动,让世界看到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
日本世博协会会长、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表示,日中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期待各国有识之士以大阪世博会为起点,推动创新合作,共同构建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
4月13日,在日本大阪,参观者在中国馆内参观游览。
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届时,将通过举办文艺演出、经贸交流、文旅推广、非遗展演、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为各国观众带来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丰富体验。
正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迪米特里·开尔肯泽斯所说,世界各地观众将在中国馆领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古老智慧,见识现代中国科技创新成就和创意方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孙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