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泾渭分明”到“和合共生”泾阳法院“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助538万元乳业纠纷案双赢收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44:00    

当前,“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为了司法领域化解矛盾的生动实践,其蕴含的互谅互让、和谐共处精神,在泾阳县人民法院刘晓红法官团队处理的一起横跨沪陕两地、标的额538万余元的生鲜乳买卖合同纠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案件要从一笔复杂的生鲜乳买卖说起。2023—2024年期间,涉及金额高达538万元的生鲜乳差价款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纷争,面对这起诉讼标的大、交易量庞杂、时间跨度长、双方对结算金额争议极大、交易链条复杂的案件特点,刘晓红法官团队采取系列专业举措破局。

针对原告方诉讼请求计算复杂问题,法官团队第一时间要求原告将一厚沓交易明细账单按时间轴梳理,以A3规格文本形式分类标注合同约定、履行凭证、争议款项,形成系统化对账手册。这种“可视化举证”要求,既规范了诉讼材料,也为后续调解奠定了清晰的事实基础。

当被告因股东公司位于上海产生沟通障碍时,法官团队立即启动“跨域司法协作机制”:通过电子送达平台24小时内完成对账手册线上推送,同步附上标注争议焦点的清单说明;指定专人每日与上海方面进行电话沟通,建立“争议问题日报表”制度,将抽象的金额争议转化为具体交易节点的逐项核对。

在原告拟申请司法审计的关键节点,法官团队主动向被告释明审计程序的时间成本与举证责任,同时结合对账手册中的交易流水,为被告提供“三步核对法”操作指引——先核总量、再对明细、后算差异。这一专业化引导促使被告在收到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内部核算,并主动向法院表达调解意愿。

整个过程中,法官团队以“标准化举证+精准化沟通+专业化解纷”组合拳,成功将看似无解的“糊涂账”转化为可调解的“明白账”,为后续云端调解的高效推进筑牢了事实根基。

最终,刘晓红法官团队通过人民法院微庭审程序,各方达成线上调解。仅仅在调解协议签订后的10日内,原告就足额收到了538万元调解款项。这场纷争得以圆满解决。

诉讼无声,司法有情。泾阳县人民法院民庭刘晓红法官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秉持公正为民、司法便民的态度,用心用情办理每一起案件,为涉诉当事人化解矛盾,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惠婧华、李维静)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
上海湾区“百里花园”绽放“美丽经济”新图景
2025-04-11 22:48:00
从“泾渭分明”到“和合共生”泾阳法院“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助538万元乳业纠纷案双赢收官
2025-04-11 17:44:00
用可擦墨水笔写支票篡改收款人,新加坡女子转走公司二十几万元
2025-04-11 14:18:00
观想科技涨2.20%,成交额3181.6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1.90万元
2025-04-11 13:41:00
南京“许阿姨”状告“徐阿姨”,赢了
2025-04-11 12: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