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5:54:00
近日,贵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十条措施,推动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一是提升组织指挥能力。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压紧压实基层应急管理责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加快推动县级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定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领域履职事项清单,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明确专门力量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二是提升风险感知能力。深化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领域从人防、技防向智防提升。常态化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数据动态更新,完善林火远程视频监控和森林草原火险综合监测站布局,建设森林火情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三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定期组织统计分析,突出抓好“九小场所”“三小作业”、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江河堤防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森林火险区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专家下沉帮助排查整治隐患,推动重大事故灾害隐患闭环整改、清仓见底、动态清零、有效管控。
四是提升监管执法能力。规范县乡两级行政执法检查,加强“互联网+执法”系统运用,推动乡镇(街道)执法全过程上线入网。指导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做好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的招聘管理,充分发挥执法辅助人员作用。加强对基层执法装备的配备和管理,提升执法装备使用质效。
五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平急结合”和党员应急动员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健全与省内外航空应急力量救援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等资源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是提升救援实战能力。更新完善县级“一纸预案”和快速响应手册,探索推广乡镇(街道)“一册”和村(社区)“一图一卡一表”应急预案。指导乡村开展常态化“小演练”,提高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国家消防救援力量与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联演联训机制,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七是提升响应联动能力。建立县级多部门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落实基层单位信息报告主体责任,提高信息报告时效。建立重要时段多部门联合值守机制,细化落实响应联动措施。完善覆盖乡村两级的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提升“三断”极端状态下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
八是提升灾后保障能力。加强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持续向基层多灾易灾点提前布置应急物资。统筹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和文体场馆、广场等基础设施融合共建、综合利用,确保乡村两级至少设置1个应急避难场所。强化灾后救助,协助做好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放、恢复重建等工作。
九是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统筹做好应急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应急管理系统新任职干部和年轻干部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干部综合业务素质。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十是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推动乡镇(街道)实现有应急工作机制、有应急管理制度、有应急救援队伍、有应急预案体系、有应急物资储备、有应急指挥平台“六有”建设和实现村(社区)有综合应急队伍、有应急避难场所、有应急保障物资、有叫应叫醒机制、有应急处置方案“五有”管理,不断夯实基层应急基础。
来源 贵州改革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