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海“泥土乡音”唱响“幸福协奏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50:00    

扬子晚报4月3日讯(通讯员 段慧明 王经纬 记者 孙锐)“‘融媒之友大舞台’上个月在人民广场,这个月搬到了西双湖公园,下次说不定就去咱小区门口了!”日前,家住东海县牛山街道水岸名城小区的居民张思雨高兴地说。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文艺演出

张思雨口中的“融媒之友大舞台”,是由东海县融媒体中心创新打造的文化惠民品牌,通过“每月一惊喜”的模式,将舞台随机“搬”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没有华丽的灯光,却多了街坊邻里的即兴互动。大舞台也无需专业“唱将”,普通市民抢麦高歌也能收获满堂彩,企业职工、退休人员也能当“麦霸”。每一场活动都预先设定好主题,吸引不同群体参与。“有位大姐唱《好运来》忘词了,下面全场观众齐声接唱,那场面比明星演唱会还暖心。”活动主持人王菲菲回忆起上一场举办的活动时说。

洪庄镇陈栈村“党群大舞台”直播间

“跑调怕啥?开心才是正经事!”在洪庄镇陈栈村举办的“党群歌友会”上,今年已经71岁的村民李大爷笑呵呵地说。“现在大伙儿吃完晚饭就往村党群服务中心跑,歌声笑声多起来,聚众打牌喝酒少了,连婆媳矛盾也少了。”说起歌友会的好处,村委会会计颜五元表示。

眼下,像“融媒之友大舞台”“党群歌友会”这样的活动,遍布东海县城市乡村:每当夜幕降临,西双湖畔水晶塔下,休闲的群众随着音乐尽情舞蹈,公园广场里,市民对着手机直播镜头引吭高歌……一幕幕这样的场景,成为东海县群众文化生活的缩影。

东海县晶都大舞台直播间

今年以来,作为文化大县,东海县因势利导构建“省市文化资源引领—县级层面推动—镇村开展活动—社会组织参与”的四级文化惠民“服务链”,引入“活水”长流基层,浇灌群众的文化心田,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文化惠民服务。

前不久,东海县温泉镇碱场村作为省级试点地区,迎来了首场省级专场演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该行动也是省级重要文化惠民活动,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重要活动品牌。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当地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融媒之友大舞台”红绸舞《好运全都来》

“省里演员唱得好,俺们自己也能行。”正是受“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影响,东海县洪庄镇陈栈村党总支组织的“党群歌友会”应运而生。每天晚上,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两台音响一放、手机支架一竖,一个简单又有氛围感的小舞台便搭好了,村民们从最初的腼腆围观到如今争相献唱。当地网红“袄犇妈”杜大姐在现场开着手机直播,直播间里既有村里人暖心的调笑,也有路过观众的惊讶鼓励,评论区里的内容更多的是离家游子发来的情感寄托。

据了解,东海县以省级活动为示范,加强统筹谋划,整合理论宣讲和优秀剧目“七进”等品牌惠民活动和文艺骨干力量,面向全县镇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把沾满泥土气息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送到田间地头、社区街道,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全县各类文艺社会组织也活跃了起来。在该县体育馆排练室里,东海县晶都传奇艺术团的“晶都大舞台”凭着“日日有戏”,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打卡点”,每天聚集于此的市民,或演唱歌曲或演奏乐器,还有人专门打扮一身行头倾情献艺,大家欢聚一堂,好不热闹。网上同步直播也吸引了许多观众,评论区里点赞一片。“以前觉得艺术离我们比较远,现在家门口就能‘沉浸式’体验,这样的活动很好。”前来体育场锻炼的市民刘萌蒙说。

“以省市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引领,我们既送‘文化套餐’,也种‘文化种子’。”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芳表示,“文化惠民服务没有‘固定答案’,让群众从‘观众’变成‘主角’,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快乐,是开展城乡文化活动的目的和初衷。”

今年截至目前,东海县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200场。如今在东海县,从县城到乡村,从专业舞台到田间地头,一场场“不重样”的文艺活动,正在让群众的幸福生活变得更加“有声有色”,谱写着文化振兴路上最动人的乐章。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海瑞文化公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传承廉洁精神
2025-04-04 19:18:00
吉首交警排查隐患 为祭扫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2025-04-04 14:39:00
清明祭公安英烈:没有人生而无畏 只因他们选择忠诚无悔
2025-04-04 10:41:00
东海“泥土乡音”唱响“幸福协奏曲”
2025-04-03 19:50:00
“甲亢哥”重庆偶遇广场舞大妈:当场下车秒变舞林高手!
2025-04-03 1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