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旧物业提质增效如何做?来看广州荔湾的工作经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3:36:00    

为进一步激活改革氛围,鼓励基层改革探索,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开展基层典型改革案例征集工作,在经济、科技创新、农业农村、文化、社会、民生、生态、党的建设等领域遴选出65个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报请广东省委深改委审定印发。4月1日,经遴选的65个案例公布,其中,“荔湾区探索‘工改工’新路径推动老旧物业提质增效”工作案例入选。

荔湾区现存旧厂房、仓库、园区、楼宇、专业市场等老旧物业262个、总面积约558万平方米,它们区位优越却因建成年代早、建筑残破、产权复杂等原因,有些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影响了老城区长远发展和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荔湾区为打破老城区空间发展瓶颈,综合采取外立面整饰、修缮排危、内部优化装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周边环境等措施,促进产城共荣,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截至2024年累计推动58万平方米老旧物业改造优化,新增就业岗位超4000个,新增公共停车位超1000个。其中,1906科技园等一批典型项目已全面开放营业,成为中心城区热门开放式广场。

升级改造后的1906科技园成为热门广场

强化政策支持,破解“不能改”的难题

针对老旧物业产权情况不清、物业性质不符导致工程报建难、消防验收难等痛点,荔湾区细化“三个区分开来”,从政策供给上提出“一揽子”解决办法。

一是建立工作专班联动机制。制定《荔湾区老旧物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解决“谁来抓”改造的问题,促使政府、街道、企业等多方联动,统筹推进全区老旧物业提质增效项目。对现存老旧物业编制情况底册,掌握升级改造意愿、企业发展规划、改造困难等基本情况,加强政策推送和业务“跑腿”服务。

1906科技园激活老城区夜经济

二是建立联合快速审批机制。荔湾区工作专班会议负责审议推动老旧物业转型提质项目,并出具会议纪要作为项目部分报建手续依据。强化工作专班与属地街道联动,项目单位制定具体改造实施方案提交属地街道,属地街道完成项目登记备案及材料整理后提请区工作专班会议审议,各职能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对项目改造方案出具并联审批意见。

三是建立“容缺受理”信任审批机制。允许在非关键性材料缺少的前提下,在施工许可审批、消防设计验收备案、商事登记等方面实行“容缺受理”信任审批,打破审批流程冗长繁琐问题。

比如,对无法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产证)、改变使用功能的,项目单位可凭借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申请办理消防设计审查或备案。通过优化工作专班、联合审批、容缺受理等工作机制,打通了老旧物业提质增效改革改造政策堵点。

广州发电厂改造前外立面 受访者供图

广州1935首开区改造后效果 受访者供图

广州1935主厂区改造项目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强化要素支撑,破解“不想改”的难题

针对老旧物业改造动力不足、资金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难点,从资金、人才、租赁期限等要素方面优化供给。

一是给予产业政策支持。出台《广州市荔湾区推动老旧物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及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载体等“工改工”项目提供政策支持。

比如,对改造为创新载体、文化创意载体、楼宇园区且符合条件的老旧物业,最高给予1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对成功改造为文创载体、科创载体并引入优质企业的,在人才、入户、教育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是实施“一物业一策”。明确老旧物业改造项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用好用足现代都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特定产业扶持政策,支持项目打出“特色牌”。

比如,大力推动首发经济,奔驰、宝马、大众ID.UNYX等新品在1906科技园首发;并建设开放式街区,填补老城区公共休闲设施短板,经常性举办街舞、陆冲板、音乐节等年轻新潮活动,激活社区人文氛围。

三是优化临商证照办理流程。因物业产权问题导致注册落地有难度的,由属地街道在3个工作日内开具场地使用证明,市场监管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落实商事登记工作。项目启动后,区招商相关部门与项目运营方主体紧密联动,联合加大靶向招引力度。

黄沙水产市场改造前原状 受访者供图

黄沙水产市场改造后效果 受访者供图

四是突破国有物业租赁期限。对承租区属国有物业、符合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在原一般性租赁期限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延长租赁期限,以长租期保障运营方回报周期,支持其加大改造投入力度。

比如,对承租1906科技园项目物业的运营方,采取适当延长物业承租期限至20年、分段设置共18个月免租期等措施,支持运营方改造;鼓励其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立体停车库,缓解周边群众和企业停车难等民生问题,立体车库荣获“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优秀案例”。通过强化产业扶持、证照办理、国有物业管理等要素改革,进一步坚定了老旧物业改造各方的信心决心。

强化服务指导,破解“不会改”的难题

针对老旧物业业主和经营主体对提质增效路径了解不够、整体优化升级意识不强、缺乏改造方向和定位的问题,荔湾区围绕构建“以现代都市工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定位,加强服务指导。

一是出台指引明确工作规范。出台《荔湾区老旧物业提质增效工作指引》等文件,细化设计了项目主体编制方案、街道呈会、专题会议审议、手续办理、竣工联合检查等一整套实施路径,并简化工程建设、消防验收、企业注册、商业配套等程序,规定了各环节的审批时限、程序要求,使老旧物业提质增效项目流程清晰、时间可控。

如意坊码头改造前原状 受访者供图

如意坊码头改造后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二是鼓励国企示范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国企投资老旧物业提质增效项目,参与前期清租清拆、土地整备,结合招商需求定制化投资开发,充分发挥国资撬动和先行示范效应。推动国企民企合作,目前已引入社会资本13亿元参与项目改造。例如,由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出资,对广州发电厂地块进行整体改造,一体推进规划建设、产业招商、交通优化。

三是推进试点项目树立典型。选定存在问题较有代表性、改造条件较为成熟的项目先行改造。比如,原为广州卷烟二厂旧址的1906科技园,保留原有工业遗产风貌与文旅地标陈家祠连成一体,以微改造轻介入为旧建筑植入新产业,引入亿华通、芯讯通、新田科技等氢能、5G物联网科技企业以及餐饮、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促使第二、第三产业共荣。

奥宝汇科创园围绕数字科技、数字文创、数字生活主题,升级设置共享会议室、路演中心、青年公寓、智慧食堂等商业办公配套,引入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资源,打造粤港澳数字文创产业综合体,园区整体租金、出租率皆上升了约30%。

奥宝汇科创园

奥宝汇科创园内新增机械停车场

荔湾区通过明确指引、合作投资、树立典型等举措,以“绣花”功夫促使老旧物业实现“逆生长”,优化了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用发展实效赢得了企业和群众认可。

文|记者 马思泳

图|记者 陈秋明(除署名外)

信息来源|荔湾区委改革办、广州荔湾发布

相关文章
新城与“新人”:雄安一直是“第一选择”
2025-04-04 18:49:00
我们的节日·清明丨临沂:清明假期施工忙 加快推进公路重点工程建设
2025-04-04 18:09:00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中国生物育种产业亟需以软实力思维重构竞争力
2025-04-04 14:40:00
深化产业链垂直孵化,张江助力“硬科技”企业加快发展
2025-04-04 13:00:00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2025-04-04 0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