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24:00
4月10日,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省级农房建设试点现场观摩会在顺德区举行。该基地将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推动乡村建设人才队伍转型升级,为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4月10日,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省级农房建设试点现场观摩会在顺德区举行。
乡村建设工匠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自2021年起,佛山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工作,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工匠队伍。去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市人社局,选定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市级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依托该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全市中职唯一建设类专业、市级试点专业的优质资源,打造“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与会人员参观工匠工种工法展示室。
目前,基地已建成300平方米的工匠工种工法展示室,配备40余个专业培训工位,可满足不同技能层级的教学需求。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2074人次,发证1961人次,通过率达94.55%,有效推动“土师傅”转型升级为新时代“巧工匠”。
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梁泽洪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场地资源与教育服务优势,携手市建协完善工匠培养、考核、管理全流程服务,为乡村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活动当天,与会人员前往顺德区杏坛镇新联村观摩自建房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管控,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功能需求有机融合,打造出融入水乡肌理的特色建筑样板,成为佛山市农房建设从“量”到“质”跨越的典型样本。
顺德区杏坛镇新联村自建房示范项目。
顺德区杏坛镇新联村自建房示范项目。
近年来,顺德区以“管增量、优存量、立标杆”为思路,创新推行“一所美学学校、一本图集、一套机制、一批试点”的“四个一”经验做法,明确建筑色彩、风格、材料等正负面清单,实现农房风貌“刚性约束”与“柔性管控”并重。
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统计,目前全市已创建1个省级、2个市级农房建设试点,截至今年3月累计完成农房微改造27839户,建设或改造绿色农房4697户(其中光伏一体化农房4158户)。这些数据折射出佛山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建筑风貌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市政府副秘书长蔡栋伦表示,接下来佛山将结合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扎实提高农房建设管理水平,大力推广普及顺德区“四个一”建设经验做法,指导非试点区年内建立工匠信用评价、“工匠责任制”等制度,探索工匠国家技能等级申报认定等工作,同时支持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开展社会培训,以此提升农房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多新突破。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意威
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贡阳、陈意威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