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37:00
4月11号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辅助帕金森病的管理”,倡导提升公众对帕金森病的科学认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帕金森病规范化诊疗与全程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55岁的长沙市民王女士,因近期左手总是不受控制地发抖且浑身没力气,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她左手在放松时会莫名颤抖,而紧张时会抖得更厉害,另外,脑部超声检查显示她大脑中控制运动的区域出现异常斑点,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病。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李芳毅:
“目前的治疗主要是一个药物治疗,它可以提高患者的一个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对有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可以进行一个手术干预。比如说脑深部的一个电刺激术,同时一些康复训练,比如说运动打太极拳等。”
李医生指出,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可见于各年龄段,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很多患者发现手抖才来就医,其实像嗅觉减退、写字变小、表情变少这些“不起眼”的变化,可能早于手抖2~3年出现。所以家中长辈出现动作变慢、手抖、走路不稳、表情越来越少,这些都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李芳毅:
“给大脑减负,避免一些持续性的高强度的用脑。每天我们可以工作一小时后,建议起身活动5分钟,晚上建议11点之前就要入睡,拒绝熬夜,多进行户外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
记者:孙侠
编审:孙勇、李浩、于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