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沿着高速看淄博|陶琉+文旅,博山经典产业如何重塑新消费版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9:35:00    

曾几何时,作为张博铁路重要的一个节点,博山既是始发站,也是区域交通枢纽的末梢。这样的情景,不仅让交通不便的山城更加郁闭,也限制了当地陶琉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随着2019年8月滨莱高速淄博西至莱芜段完成改扩建后通车,以及2023年12月临临高速的正式通车,博山传统陶琉产业也正式开启了。

4月24日上午,由中共淄博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宣传活动媒体大V观察团来到位于淄博南部山区的博山区,在这里感受高速公路加持下,博山陶琉产业飞速发展的豁然开朗。

一行人参观西冶工坊中国琉璃葫芦孙工作室。

西冶工坊:火中取玉塑国礼

“琉璃是流淌在博山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但传承不能止步于博物馆的橱窗。我们常说‘老手艺要适应新生活’,这个‘新’既是技术革新,更是思维焕新。我们博山是琉璃之乡,相信大家能看到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碰撞的火花。”在博山萱园,山东西冶琉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冶工坊)董事长李志刚介绍道,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以“守护文化基因,重塑东方美学”为使命,让古法琉璃在新时代焕发别样光彩。

李志刚表示,西冶工坊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博山的琉璃艺术品登上过钓鱼台国宴,成为上合峰会国礼。正是这种近乎固执的匠心,让博山琉璃在工业时代守住了一方净土——西冶工坊不仅仅要做适合当下审美风格的快消品,更要做能传世的文化信物。

坐落于博山峨眉山路1号的萱园,核心建筑原为民国建筑群,其中五间西屋旧居前身为民国时期博山著名烤肉作坊振兴斋广善堂旧址,承载了博山饮食文化与手工艺的历史记忆。

孙奉柱表演灯工绝活。

而今葫芦孙工作室就在其中一间老屋内。此时,一支琉璃葫芦正在1200℃的火焰中诞生,“中国琉璃葫芦孙”孙奉柱大师,其作品以“光影塑形、琉璃写意”为特色,突破传统技法桎梏,独创“高温熔融分层着色”工艺,将琉璃透、润、幻的特质推向极致。

赵锦星接受采访。

穿过一架琉璃廊道,记者进入萱园陶瓷琉璃体验馆,陶瓷艺术家、中国壁画学会会员赵锦星正在创作高温窑变花釉彩绘《金蛇狂舞》《狮舞腾腾乾坤动》陶瓷艺术盘作品。这位陶瓷艺术大师可是中国著名陶瓷艺术家、高温窑变花釉彩绘创始人朱一圭先生亲传弟子。

“过去大件作品易炸裂,如今通过材料科学改良,成品率从30%提升至80%。”技术的突破,让《福多鼠》《玉兔纳福》等作品成为现象级文化IP,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国宴上的天鹅摆件,到2023年“一带一路”峰会陈列的“沙漠之舟”,西冶工坊的琉璃艺术已成为大国外交的“文化名片”。

2020年秋,国内最大的琉璃壁画之一在东岳国际酒店落成,高8.8米、宽3.6米的宏大作品令人震撼;2021年7月,为献礼建党一百周年,高77米、直径5米的国内最大单体琉璃艺术花灯问世,在国内引起轰动,并荣获淄博市 2021 年十佳工艺美术作品称号。西冶工坊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与精湛工艺,荣获诸多荣誉,如山东省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旅游产品研发基地、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等,多款产品还获得国家发明和外观专利。

李志刚(左)讲解琉璃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西冶工坊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萱园三楼的直播基地里,抖音主播正在向网友们展示非遗琉璃小熊手机支架。2023年3月,这里曾举办过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央视主持人王雪纯连线西冶工坊,200万网友围观琉璃制作的视觉盛宴。

“通过直播,我们拓展了年轻人的市场,让琉璃不再仅仅是房间的陈设摆件,而是真正能融入现代生活的艺术品、实用品。”李志刚介绍,目前西冶工坊已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传播+文创衍生”的生态链,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

主播正在直播带货。

“如今,高速公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李志刚表示,高速公路不仅让西冶工坊的产品能快速、高效地运输到全国各地乃至走向世界,还方便了各方游客、艺术家、合作伙伴等前来交流学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欢迎各位媒体记者经常来我们博山,共同守护这炉从未熄灭的文化之火,让世界看见并了解我们东方美学的魅力。”

如今,高速公路网络不仅仅连接起文化血脉,更为非遗传承插上翅膀。

古老的匣钵墙。

颜神古镇:半城烟火半城窑

“半城烟火半城窑”——与西冶工坊仅10分钟车程的颜神古镇,正上演着更宏大的产业复兴剧。

媒体大V观察团一行人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立即被充满沧桑感的匣钵墙所吸引,这些墙体仿佛穿越时空而来,闪烁着时光的包浆。20世纪50年代全国最大的陶瓷厂遗址,如今变身为艺术家工作室群落:琉璃剧场里,匠人表演着元代传承的吹制技艺;侯家楼民宿内,明清建筑与现代设计碰撞出居住美学;50米高的煤烧隧道窑遗址,则化身沉浸式展览空间,讲述着“北方瓷都”的辉煌往事。

颜神古镇,这座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的传统街区,宛如一颗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自北宋以来,这里陶瓷业兴盛,匠人云集,成片的窑火与市井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奇异的魅力。

一位张店市民在隧道窑外观光。

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连举介绍,颜神古镇总占地 900 亩,现已成型的一期占地 150 亩,包含民宿酒店、美食街、餐厅、酒吧、剧场、陶瓷琉璃体验馆、艺术家工作室、博物馆及展览馆、商铺等丰富休闲设施。

“啊,这就是馒头窑,不来的话,真的是一种遗憾!”在白衣庙窑炉前,来自潍坊的王先生收获了一连串的惊喜。颜神古镇的13 座古圆窑遗址、百余座明清建筑群落、民国民居、50 年代的工业遗存等,共同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

如今,焕彩重生的颜神古镇重新成为了

来自潍坊的退伍军人王先生(左)和战友们参观古窑。

艺术家、传统匠人和非遗文化的聚集地,众多工坊和工作室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手造魅力的机会,陶瓷琉璃制作工艺、皮雕、糖画、面塑、木工、版画等传统非遗文化体验丰富多彩,真正实现了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的沉浸式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度假体验。

高速公路的开通,为颜神古镇带来了更多的游客与机遇。刘连举表示,便捷的交通使得游客能够更轻松地抵达古镇,领略其独特魅力。如今的颜神古镇,已成为网红达人钟爱的打卡地,古老的圆窑与建筑、怀旧的工厂,一步一景的浪漫风景,各种脑洞大开的当代创意,让古镇充满着戏剧性的张力,随手一拍,便是大片。

颜神古镇内,青石板路与鲜花编织出一幅绝美画面。

颜神古镇内的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如溪园度假酒店、梧桐花开民宿、侯家楼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了舒适惬意的住宿环境。溪园度假酒店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郑炘设计,将 3 座建于不同年代的圆窑融入空间设计,展现出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梧桐花开民宿则以温馨多彩的院落,满足多样化的会议、团建及度假需求;侯家楼民宿由古村落改造而成,外表古朴,内里精致舒适,私密而宁静的环境为游客带来独特的度假体验。

在美食方面,颜神古镇更是推出了正宗博山菜,如博山酥锅、土豆红烧肉、博山炸肉、博山豆腐箱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当地美食,满足味蕾的享受。

古镇的琉璃街。

博山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区陶瓷琉璃行业服务中心主任吴宁宁表示,高速公路的发展,既助力陶琉产品“走出去”,也让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来”。西冶工坊打造的萱园,集美食文化和陶琉文化于一体;颜神古镇通过对四百余年古窑的保护性开发,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旅地标。这背后,是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的成果,博山区将推出更多像红叶柿岩、颜神古镇、博山陶琉大观园、西冶工坊、金祥琉璃、博山大街、西冶街等这样的大流量文旅IP,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转化。同时,诚邀大家常来博山走走,触摸千年窑火的温度,见证一座老工业城市的文旅蝶变。“相信大家能够在我们博山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跳动的时代脉搏,大家讲述的博山故事也必将更加精彩。”

交流互动。

从匠人指尖到世界舞台,从工业遗址到网红地标,博山陶琉产业的复兴之路恰恰说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对于传统的坚守,更在于开放包容的心胸。当高速公路载着八方来客驶入这片神奇土地,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气,更是一段段与陶瓷琉璃有关的人生经历,而这才是象征开放包容的当代齐文化叙事。这炉燃烧千年的窑火,终将在开放与融合中,照亮更辽阔的远方。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李波 王兵 刘强)

相关文章
沿着高速看淄博|陶琉+文旅,博山经典产业如何重塑新消费版图
2025-04-24 19:35:00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郑州启动,五大看点来了
2025-04-23 12:48:00
“弘道养正”娄底市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举行
2025-04-23 11:54:00
“书香吉林 阅读有我”吉林省残疾人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长举行
2025-04-23 07:56:00
兴仁市桥边社区200余亩樱桃甜蜜上市
2025-04-23 0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