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阿莫西林洗头、拖地?专家:抗生素滥用或加速耐药菌出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30:00    

近期,“长期用阿莫西林拖地致幼童反复感染”引发广泛关注,社交平台上涌现诸多“阿莫西林妙用”如洗头、清洗洗衣机、拖地等“生活小妙招”视频。这些小技巧真的靠谱吗?为何不要滥用抗生素?

并非“妙用”,而是“伪科学”

“不到两块钱就解决!”近段时间,“抗生素洗头”“阿莫西林拖地”帖子席卷各大社交平台,帖子发布者称用阿莫西林搭配洗发水可以止痒去屑,搭配清洗剂可以对洗衣机杀菌除臭。

阿莫西林真的有这么多功效吗?其实,帖主们说的这些都是“伪科学”。据介绍,阿莫西林是半合成青霉素之一,而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临床上主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头屑相关的微生物和洗衣机内常见的霉菌均属于真菌,阿莫西林对此无效。

滥用青霉素洗头、清洗洗衣机、清洗地板,有可能导致青霉素过敏,而青霉素过敏可能致命,轻则皮疹瘙痒,重则喉头水肿甚至休克。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相关专家介绍,即使没有服用,外用抗生素也有可能导致人体接触性皮炎、破坏环境菌群平衡等情况,滥用抗生素会无差别杀死有益菌,让耐药菌和真菌“占据上风”。研究显示,这类环境下真菌感染率可飙升30%以上。

该专家表示,最近已接到类似病例,有人“家中长期使用阿莫西林溶液拖地,导致地板耐药菌滋生,3岁幼童反复出现皮肤化脓性感染住院”。

滥用抗生素,加剧耐药性

已有研究表明,抗生素被机体摄入吸收后,绝大部分以原形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而环境中的抗生素绝大部分最终也都会进入水环境。早在2015年,首份中国抗生素使用情况摸底结果就显示,我国部分河流已检测出抗生素浓度超标。受调查的全国58个流域中,北方的海河、南方的珠江流域抗生素预测环境浓度值最高,东部流域的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

人和养殖动物大量服用的抗生素绝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环境中,再通过水产等食物进入人体,此条恶性循环链条正在危害人类健康。

环境抗生素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饮用有抗生素残留的水有没有危害?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应光国教授解释,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微量,相比医用治疗中使用的抗生素少得多,微量的抗生素残留进入人体并没有直接危害。抗生素滥用、环境抗生素污染的真正危害在于加剧耐药性的情况。

细菌的自我保护:耐药“进化”

耐药性,并不是人体对抗生素产生耐受,而是指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发生改变,“进化”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超级细菌”,使原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变得无效,且微生物还会进一步传播,但人类对付细菌的有效武器将越来越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青山教授介绍说,所谓“超级细菌”,是指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细菌耐药性是怎么产生的呢?天然的抗生素是细菌的代谢产物,用以抵御其他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面对生存环境中其他细菌以及人类使用的抗生素的压力,敏感的细菌被杀死被淘汰了,但一些细菌为了“活下去”,通过基因突变,改变自身结构,来削弱抗生素的作用效果产生耐药性,如产生能灭活药物的酶、改变细胞渗透压、通过对细胞壁加强修饰抑制药物摄取、修饰药物靶标使药物无法结合发挥药效等,这便是自然选择下细菌耐药性的由来。

细菌耐药原理。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耐药菌甚至能把耐药基因传播给其他种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从而导致更多的问题。因此,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哪怕你不吃抗生素也会和你有关系。

抗生素的滥用,加速强化了细菌的“耐药”技能。自青霉素被发现至今的几十年中,人类曾多次遭遇过超级细菌的挑战。1943年横空出世的青霉素药物盘尼西林,在1947年就出现了第一例耐药病例;诞生于1971年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唑林,如今面对最常见的大肠杆菌,每10位患者就有6位无效;具有极强耐药性、含有NDM-1的超级细菌于2009年左右开始出现。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抗生素耐药性列为全球公共卫生十大威胁之一。全球每年死于耐药菌感染的人数众多,一篇发表在《柳叶刀》的论文显示,2021年全球估计有114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预计这一数字到2050年将达到191万人。2025年至2050年间,全球预计将有超过39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

当前,人们已知的超级细菌主要属于“ESKAPE”范畴。“ESKAPE”实际是由六种超级细菌的拉丁学名首字母组合而来,分别代表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5月17日发布了其更新的《2024年细菌类重点病原体目录》,其中包括15种耐药细菌,依照重要性分为关键、高度和中度优先级,为开发新的和必要的治疗方法以阻止抗菌药物耐药性传播提供指导。

《2024年细菌类重点病原体目录》。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耐药,如何破解?

耐药细菌和敏感细菌在致病性方面差异不大,细菌获得耐药性并不改变其致病能力,一般也不会产生新的感染类型,最主要的挑战在于细菌获得耐药性后,治疗困难,对感染者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增加、医疗费用会大幅上涨。

有无有效手段杀灭这些耐药的超级细菌?人类在和细菌斗争中,特别针对耐药细菌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期望通过以下方式克服细菌耐药:一是直接针对耐药细菌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期望只要有一种耐药菌就开发一种新抗菌药物,这是最理想办法,但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越抗菌药物研究速度,且抗菌药物研究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克服耐药机制,恢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如研究合成酶抑制剂,将酶抑制剂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在克服细菌耐药同时发挥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等。根据大量研究,最有效的办法是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终办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当前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中,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是关键措施之一。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严重性,并出台了针对抗生素使用的规定和限制。我国也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相关政策文件,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多个部门在2016年和2022年联合制定并发布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应对抗生素耐药带来的挑战,并通过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组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进行相关工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和细菌之间的博弈还将持续。专家们指出,微生物耐药问题复杂,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从医生到公众多方努力,才能让抗生素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对于公众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无医生处方情况下。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严禁擅自调整剂量和疗程。要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出品:南都官微运营部

统筹:李湘莹

整合/编辑:许乐

美编:蔡沐晗

资料来源:南都此前报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新华网、人民网、上游新闻、南方周末、珠海妇幼、《临床医学进展》《家庭用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文章
祁阳:优化营商“软环境” 夯实发展“硬基础”
2025-04-11 08:24:00
湘潭:紧盯“上市关” 水产品专题培训有“货”
2025-04-10 23:21:00
环评报告“瘦身”50% 重庆新规助力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2025-04-10 10:30:00
用阿莫西林洗头、拖地?专家:抗生素滥用或加速耐药菌出现
2025-04-10 10:30:00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特色牌
2025-04-09 13:19:00